今天(11月7日),北京立冬,雨雪纷飞。记者从北京市管委会获悉,北京已启动供暖系统试运行,全市锅炉房陆续开启。试运行期间,北京市城管委将继续与相关部门进行气象会商,并根据气象会商结果及时确定正式供暖时间。北京热管理人员使用嗅觉传感器检查燃气系统。新京报记者 王子成供图 测试过程中,密切关注家中供暖设备的状况。针对11月6日至7日的雨雪天气,北京开始进行供暖系统测试。盐城遍布全市的锅炉厂、热电联产供热管网和供热发动机房间投入使用。据北京市供热局副局长应波介绍,测试期间,北京市城管部门要求各供热设备加强供热设备的检查和运行调试,迅速解决泄漏、平衡问题和系统泄漏,为正式供热标准做好准备。同时,建立供热抢修服务通道,配备常驻维修人员和抢修人员,确保市民能及时与供热单位沟通,及时解决市民反映的问题。 “市民一定要密切关注家中供暖设备的状况,如果家中出现漏水、漏水等情况,可以直接拨打区域供热单位的服务电话报修。”英波表示,庭审中,北京市城管委我们将继续与有关部门进行气象会商,并根据气象会商结果及时决定正式供暖时间。 “调试时,住户主要观察暖气片是否漏水或漏水。如果暖气片整体不热,检查暖气片前的阀门,如果阀门关闭,一定要打开,如果打开了还没有热,请及时给暖气管家打电话。“我们会提供上门服务。”北京供暖海迪亚分公司西八里供热服务中心副主任赵怀建告诉记者,平时有小区楼道入口处的24小时供暖服务热线也设有微信公众号和小程序,如有问题,我们会及时修复。可以通知北京正在检查供暖设备的供暖人员。航河村社区,正在进行“智慧供暖”改造。今天上午,记者来到凯甸区上川村C小区锅炉房。上川社区拥有4个锅炉房(A区、B2区、B5区、C区),总供热面积约19万平方米,服务800余户住宅热用户。北京热力集团海淀分公司总经理王晓宇表示,北京热力集团海淀分公司接手上河村社区供热建设时,供热设备已运行10多年,锅炉、供暖管道老化,存在不少隐患。收购当年,海淀分行采取了临时安保措施。经过几个采暖季,经过海淀区城管委、当地街道、社区和居民代表的广泛调查研判,社区锅炉oom已经升级改造。采用海淀分公司采购的“智慧供暖”改造理念,供暖系统和生活热水系统各配备独立的循环泵,解决了不同系统之间的耦合干扰问题,保证了供暖的稳定性。同时,我们将整合智能供暖系统改造,在二次供暖管道安装调节阀,在部分用户家中安装室温箱,实现数据可视化。根据不同建筑所需负荷精确控制流量和温度,实现“源-线-家”全链路智能控制,达到按需供暖的目的。 “通过在每个家庭安装一个室温箱,我们可以调节室温,即使天气变化也能保持恒定在舒适的范围内。”王晓宇说。在这个上川村公社城市锅炉房改造工程,安装低氮冷凝锅炉12台,350千瓦低氮冷凝锅炉4台,500千瓦低氮冷凝锅炉4台,700千瓦低氮冷凝锅炉4台,2100千瓦低氮冷凝锅炉2台,换热器17台。改造后,4个锅炉房年耗气量将减少约68.83万立方米,烟气氮氧化物年排放量将减少约0.94毫克/立方米,排放值低于30毫克/立方米。从而实现语音智能生态改造和房间改善,为上川社区用户冬季取暖提供更加稳定、清洁的热源保障。新京报记者王静熙、总编辑刘梦洁纠正王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