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特色产业服务活动“企业同行,翱翔蓝天”暨北京亦庄商业航天产业金融协同产业共创大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又称“北京亦庄”)成功举办。此次活动聚焦民用航天产业“技术攻关、资本耦合、政策落实、资源整合”四大关键需求。不仅带来了“10人才”2.0+、“20科创”2.0、科技融资等政策的红利,还搭建了企业、资本、大学之间的精准连接桥梁。落地达成了五项合作意向和三项融资耦合需求,持续打造开放、协作、可持续的产业生态系统。会议此次活动由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工委组织人力资源部、工委公关文化部、机器人与智能制造产业局、商务财政局和瀛海市联合主办。目标是在建设党的领导下探索产业发展新途径,促进“三市一区”产业协调发展。会议汇聚了来自三大科研城市、商业航天企业、金融机构、高校和行业协会的180余名代表。主题演讲直接讨论了行业问题,许多专家分享了“民用航空航天业的新兴趋势、新机遇和新挑战”的实践见解。针对企业路径不明朗的问题上市当天,嘉宾们详细解读了科创局第五标准下对民用航天企业的支持政策,并为企业前期的资本化路径明确了方向。远航资本代表从资本角度解读“产融合作推动商业航天产业高质量发展”。针对民营民用航天企业的融资和发展需求,提出“聚焦核心技术突破,深化产业链”的发展建议,为企业对接耐心资本提供了明确指引,引起了与会企业的强烈共鸣。政策解读部分充满了有用的信息。经开区工委围绕人才引进、创新激励和资金支持三个主要方面,组织开展了人力资源部、科技产业促进办、商务金融部深入解读政策细节。 “10年凭借“科技20项创新”2.0+中的独立认定机构、“科技20项创新”2.0中的核心技术研究补贴、科技金融政策中50%的贷款贴息支持,企业可以清楚地了解申请路线。 “以前研发费用增长超过20%,我们就能得到15%的补贴,现在我们可以放心加大研发投入了!”一位参加会议的民营航天企业负责人感慨地说。此次政策解读,准确解决了企业看不清扶持政策、没有用好政策的问题。在业务分享会上,北京银河动力航天科技有限公司代表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容威科技有限公司先后发言,充分展现了商业航天的创新活力。银河动力政务总监孟宪波分享了帕拉斯系列可重复使用液体火箭的研发进展,围绕“践行民用航天技术的重复化和产业化,公司积极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把党组织建设在科研生产的最前线”,组织党员特种部队攻关高推力发动机变深度推力、火箭垂直起降等核心技术,完成了多项大型地面实验作为子类地面测试。该模型很快将进行首飞。科技时代的融合 本表重点关注“卫星互联网核心载荷的创新”,介绍了卫星互联网核心载荷的技术进展。卫星通信芯片和相控阵天线领域。相关产品应用于卫星网络和星座项目,展现了民营企业在分段轨道上持续创新的实力。值得注意的是,本次活动见证了重要合作成果的实现。北京科技大学国家科学中心与北京亦庄行健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双方将重点开展火箭用轻质高温复合材料和火箭体结构关键材料的测试和研发。通过共建联合研究院、共享国家关键科技基础设施、共同培养人才,在物质强度、极端环境性能等方面实现突破。经过成功的研究和发展,将为经济开发区民用航天事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物质支撑。此外,场馆还将举办“民航”活动。还举办了主题为“航天产融协同、产业共创”的深度包间。作为产业合作的重要平台,本次活动特别邀请了国内领先的卫星火箭集成企业和产业链核心企业,围绕“可重复使用火箭技术标准化”、“低轨卫星网络合作”、“核心部件供应链集成”等重要话题进行深入对话。现场达成多项产业合作协议,明确了产业链分工和合作机制。同时,一骑服务香港瀛海港还提供全链条服务,如:h 作为政策代理,对企业进行资源耦合和需求响应。银河航天相关人士表示:“从政策支持到资源对接,本次活动真正做到了赋能,haemo.s找到了两个感兴趣的合作伙伴,这必将为我们公司未来的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一气服务港充分发挥了党的建设、引领发展的作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工委组织人力资源部英国海港一气服务港负责人表示。 “企业举报、部门举报”工作机制成立以来,解决了政策咨询、对接资源、资金融资、行政审批等各类申请,推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商业航天产业党委成立今年2月,此次活动推动了经济技术开发区航天工业党委商务的成立。技术开发区,本次活动将为民用航天企业精准对接建立有效平台,持续深化“抓技术、抓服务、抓项目”的发力政策,开展产业链供需对接、科技成果转化、强化金融等“一企一策”定制化服务,与各利益相关方合作,推动民用航天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更强动力。记者表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是首都唯一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京市将建设国际科技城我们了解到,首个商贸服务口岸综合服务管理模式正在全国推广,始终坚持“小政府、大社会、专业化”原则,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构建亲商、宜商的服务体系。目前,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已有商业航天产业集群170多个。该型号投资额超过300亿元,国内75%以上的商业火箭研制企业都集中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了专业团队为民用航天企业提供服务,启动了民用航天产业“伟业计划”,推出了18项民用航天支持。以用心的服务,努力打造商业打造“万家企业齐心协力、万颗星在轨、千亿营收”的航天创新集群,努力打造中国商业航天集聚发展领先地位和世界航天产业创新新里程碑。编辑:章子怡
支持构建“联商飞天”商业航天生态圈产业服务活动专题报道 – 新京报
2025年11月6日
0 Comments